身為一個美國台勞,我看到外籍勞工對美國帶來的許多好處,美國從東亞、南亞吸引進大量的高素質人力,這種現象被稱為 Brain Drain 在矽谷,公司裡面很大比例是中國人和印度人,走在路上也是一大堆中國人印度人,這些外籍人力是矽谷的支柱,在這個地方出現的創意,馬上就有最強的工程師支援,讓這個區域比起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有無比的競爭力 因為有最強的人在這裡,資金也被吸引來此,許多創意也被吸引來此,為什麼Oracle, Google, Yahoo這幾家大公司要在這?,因為這邊有人才,為什麼名校畢業的人,很大比例來矽谷工作?,因為這邊工作多薪水高,重點就是只要能將人才匯集,就會像個黑洞一樣,把所有的好料都聚集在一起 美國先是用高等教育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畢業後也提供管道,讓這些人有辦法留下來工作,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方法,我看到很多公司直接向全世界徵才,從亞洲、歐洲,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直接挖人來美國工作 但不是人人都可以來工作,美國有它的機制來控制,工作簽證不是人人能辦,政府對勞工的資格有一定的審核,雖然並不是完美,但是拿了工作簽證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水準,這制度讓美國引進了大量的人才,這些高素質的人才很多也在本地生根,最終成為美國的一份子,很多這些人的第二代也都非常出色 台灣絕對有這個優勢可以搶中國(見註解)的人才,雖然工資遠不如美國,但語言和文化相近、地理位置帶來很強的吸引力,給我同樣的待遇和環境,我也會選語言和文化相近的地方生活,現在台灣的平均工資還高於中國,有辦法從中國吸引到不錯的人才,我相信這對台灣有很多好處 很多人會覺得,他們來,我們不就都失業了,短期來說,這衝擊是一定的,但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就是工作數量並不是一個定值,產業可以一直創新,版圖也可以擴大,如果競爭力強,我們會打敗對手(像韓國人),也會開發新的產業,產生新的需求,這餅可以愈做愈大,競爭力提升了,工作會變多,工資也會變高,這樣所有人都會受益,我們台灣人也會領較高的工資,看看矽谷的例子,光靠美國本土的人力,矽谷不可能達到這種水準 引進人力後,對就業市場會有供需的衝擊,但只要能控制人數,逐年引進,這衝擊可以減小,可以先從幾百人的規模做起,台灣的高等教育也應該想辦法積極從中國搶人,可以用獎學金、生活津貼吸引好學生,給學生錢是最划算的,窮留學生只要拿到一點點錢,就會很開心了,而優秀的學生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