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裡的人生

我29歲,從7歲進入小學以來,我就一直在學校裡(除了當兵之外)
到目前為止,我的一生幾乎都在學校度過

以前曾經考慮過是不是應該要唸博士
我覺得博士象徵著知識的巔峰,人生中應該要達到這個境界
但是我也曾經覺得,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在學校裡,是不是值得
可能我60歲就退休了,那我不是花了一半的時間在學東西
但是後來還是選了這條路,這個選擇其實並不容易
如果那個時候念頭一轉,現在的我應該就是在竹科打拚了

我想待在學校的好處就是有很多資源和時間
可以學很多理論的東西
還有找資料和發現、學習新工具的能力會比較好
因為學校裡面有很多年輕人
年輕人的特殊能力就是學東西和找資料

但是缺點就是不切實際
我常常在思考
我們做的這些研究,還有我們學的這些東西
到底有多少是能用得上的

在工業界,你一定得做用得上的東西
因為如果你做的東西,最後沒有辦法化為商品
沒有辦法從消費者手中賺到錢
對公司來說就沒有價值
我所謂「有用」就是你做的事情,最終能化為一個產品
讓社會上的其他人能夠享受到

但是學校並沒有這種市場機制來決定事物的價值
在學術界,事物的價值是由學術界自己認定的
有些東西只要某個大牌學者帶頭開始做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用,後面也會有一堆人蜂擁而上
深怕自己錯過了這一波熱門的研究
我想這種現象產生了很多不切實際、甚至沒有任何價值的研究
有的說穿了就是自己假想出一題數學題
然後自己把它解一解而已

沒有市場機制來控制的結果
學術界其實是一個自己給自己打分數的團體
政府給研究機構錢,但是他們又沒有能力監督
學術界搞的東西,這些政府官員們並沒有能力去了解
大官們評斷的方式就是看你們投了幾篇paper得了多少點數
但是這些審paper的人也是學術界的
這群人終究是同一批人
學術界的人可以集合起來
自己創造一個領域,亂想一個沒用的問題
然後跨國去騙各國政府的funding,最後也不會有人發現

我常常在想,對學術界的這群人
有沒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更好的機制
讓有能力的人,去做有價值的事情
而不是平白去浪費這些世界上最珍貴的腦力

另一個想法是,對這群走在世界前端的人
我們的社會其實是縱容他們自由發揮
但是或許就是這樣子的縱容,學術界才能天馬行空去探索
這麼多人在胡思亂想、自言自語,總是會有一個人真正想出有用的東西
對其他的人,就當做是買到了沒有中的彩券吧,至少這是個機會

我覺得身在象牙塔裡,不要常常相信塔裡的人說的話
尤其是學工程的,要常常接觸工業界的東西
要知道那些方法是真的有在用的
學術界的人常常會鑽牛角尖想出一些極端複雜的方法
所以我們要能分辨出實際和不實際的想法
這樣子才不會太過脫節而做一些沒有生產力的事情

P.S. 我學的是DSP,我的評論是基於我的領域,或許其他領域會有不同的現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斷食期間吃黑巧克力會怎樣

下一站: Facebook

可持續的健身之道